吴印咸-光影江苏
吴印咸
0
发布时间:2022-01-03 20:12:48
吴印咸(1900年9月21日—1994年9月7日),原名吴荫诚,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,中国内地摄影师、导演。


吴印咸,1900年9月出生于江苏沭阳,1994年在北京逝世,享年94岁。走在他的故居中,透过一幅幅摄影作品,你可以看到这位世纪老人用独特的视角,记录风起云涌的时代。


艺术初探 影像立名


春风微醺,位于沭阳县城区扬州路的吴印咸故居,也迎来了一年里最好看的春景:迎春花从石缝里探出头来,绿草换上了青嫩的“新装”,长条椅上休憩的老人,静享着乍暖还寒的春日暖阳。无忧的孩童追逐嬉戏……繁花深处,故居隐现。

“吴印咸故居由故居原貌、艺术展厅、光影公园、传承基地四个部分组成,通过童年记忆、家国情怀、红色人生、毕生夙愿等不同主题展示出吴印咸光辉的一生。”在故居入口处,解说员汤雨鑫向大家介绍了红色摄影大师吴印咸故居的分布情况。而故居所在的位置也是吴印咸在沭阳生活的地方。

吴印咸出生于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。1916年,吴印咸从高小毕业后,考入了半工半读的江苏省立第四工厂。在这家生产棉布和线毯的工厂,他半天学文化知识,半天当织毯工人,还设计新颖的地毯图案。

因他自幼喜爱绘画、书法、篆刻,工作之余常常收集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图案,尝试自己设计线毯图案,获得厂方认可与市场的欢迎。18岁毕业时他被留在厂里,一边教授图画课,一边设计线毯图案,并自修了中学的全部课程,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文化基础。

1919年,吴印咸如愿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,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基本训练。1922年,从上海美专毕业回到家乡任教。1923年,他拍下了一幅经典作品《晓市》。


1927年,吴印咸再次离开家乡前往上海谋生,从此与影像结缘。吴印咸的摄影艺术生涯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:20世纪20—30年代、30年代末到40年代,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。在三个阶段,吴印咸从一个向往光明的儒生,带着相机走向红色圣地,以照相机和摄影机当武器,成长为摄影大师。


红色经典 记录时代

1938年,吴印咸参加延安电影团来到延安,吴印咸的摄影创作更加贴近时代。吴印咸在这里拍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。

延安的革命气氛深深感染了他,他完全投入到了一种新生活,培养了一切为革命、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意志。

在吴印咸故居艺术展厅里,陈列了65幅经典作品,通过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,人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和使命,艰苦创业,勇敢奋斗的光辉历史。吴印咸深受感染,从接触到的革命领袖和边区军民,激发起蓬勃的艺术创作力量。

《白求恩大夫》是吴印咸于1939年拍摄的一幅照片。白求恩大夫在照片构图上处于突出的位置,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,成为支配全局的结构支点。简单的手术台,显示出当时工作条件的简陋和艰苦。白求恩大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丝不苟、严肃认真地工作着,有力地表现了他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。

《艰苦创业》是一幅感染力极强的摄影作品。毛泽东穿着双膝打着补丁的粗布制服,脚蹬破旧布鞋,给干部作《艰苦创业》报告,记录了毛泽东神采奕奕的精彩瞬间。

1943年,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,毛泽东主席讲话习惯打手势,每做一个手势往往有片刻的停顿。吴印咸在室内光线很弱但又无法补光的情况下,巧借着透进室内、落在毛泽东主席肩背上的一道光亮,抓取了一个个生动的手势,人物形象十分生动,照片顿时也有了“高光时刻”。

时代见证,光影流年。在艰苦的年代里,吴印咸克服了摄影器材短缺和物质极度匮乏带来的种种困难,以独特的摄影视角见证历史,在党的新闻纪录电影和摄影事业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他在延安时期拍摄的红色题材摄影作品,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时代篇章,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摄影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。

光影随心 春华秋实

新中国成立后,百废待兴,吴印咸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摄影教育事业,同时深入基层、扎根人民,用影像见证新中国的发展。

1955年,吴印咸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,兼摄影系主任;1963年,担任剧情电影《白求恩大夫》的总摄影师;1970年,担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、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副校长,主持电影系教学工作;1982年,担任剧情电影《骆驼祥子》的摄影指导;1990年,由其拍摄的组照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获得第1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“特别荣誉奖”。

吴印咸对中国摄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,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。在长达70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,拍摄了数万张黑白和彩色照片;拍摄了7部故事片和5部纪录片,曾获得全国电影“百花奖”的“最佳摄影奖”;编撰了20多本摄影艺术专著;举办了近20次个人摄影展览。他的名字与他的作品深深刻入人们的记忆和新中国影史。一生因光影被世人铭记,而世人又在用光影方式去纪念他。

2020年5月11日,电影《青年吴印咸》在吴印咸故居开机拍摄。这是一部大型红色爱国主义题材作品,根据吴印咸青年时代真实事迹改编,用艺术影像还原了一位革命艺术家,从小家到大家,从个人到民族的思想成熟的过程,以及与摄影圈结缘的历程,用朴素的视听手法展现青年吴印咸求变求新的思想精神,向观众奉献一部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大片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,吴印咸用光影定格了火红的时代记忆。如今,在沭阳,小印咸摄影社团、印咸书局、光影公园等,如繁星点缀,传承着摄影大师的文脉。吴印咸一生爱党爱国、匠心摄影艺术的精神也在激励、影响着更多的人。


来源:宿迁日报社

作者:李尚程 杨芹 杨群 吕述谡


评论
推荐